12月28日上午,由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北京闹红画会共同主办的“思接千载·闹红迎春——汤立、尹沧海师生联展”在北京千年古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旨在围绕“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通过京津两地高校艺术教学与研究的交流对话,继承传统、谋求创新,探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教育与发展。同时,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参与展览的南开大学师生、北京高校师生以及参展艺术家,谨以展览作品向南开大学即将到来的百年华诞献上赞礼与祝贺。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主要嘉宾有:北京市原副市长孙安民,全国工商联第十二届执委蒋继明,中央文史馆研究院王德恭,大悲禅院住持智如法师,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耕,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唐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徐福山,国家画院研究院徐水平,南京军区空军装备部段学刚,加拿大国家艺术研究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月雅艺术中国主编朱启辰,北京园林书画院院长刘伯郎,燕京书画社总经理石占成,央视《收藏鉴宝》栏目制片人方书华,著名画家贺伟国,北京东泰弘道文化董事长苑全宾,京徽画院副院长郭庆志,京徽画院副院长杜江,京徽画院秘书长杜永,《中国民族博览》李俞文,《中国政协》杂志房超,百嘉文化郭宏等。
参展艺术家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美术创作院研究员汤立,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书画研究会会长尹沧海,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星,独立艺术家、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推广人林德谦、湖北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沈必辉,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艺术与艺术品投资博士陈志峰,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尹枫,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南开大学艺术与艺术品投资博士、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张琳,北京大学汤立导师工作室助教黄以注、北京大学汤立导师花鸟画高研班助教李照柱、中国传媒大学汤立导师工作室教师周恒,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艺术创作院教师刘士宽,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教师、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徐洪彬,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广西美术学院硕士田波,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刘远征、王蒙,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硕士生韩金山、徐舒桐、蒯丰、孙赟路、蔡志伟、张晨、石秀妍、郝雷涛。
王德恭先生表示,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一直是汤立先生与尹沧海先生书画艺术的核心。汤立先生的写意笔墨源自齐白石、吴昌硕一路,金石之气浓郁,厚重质朴;尹沧海先生的写意笔墨融通儒道,尤其有禅宗意蕴,书法修养深厚,线条具有生命感。希望两位先生的学生能够继续深入体悟、学习中国书画的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
唐建教授认为,中国书画的写意之道是学养与人生的结合,写意精神以“简”、“雅”、“拙”、“淡”为根本。汤立先生与尹沧海先生的作品充分诠释了写意之道与写意精神,也寄希望后学之辈加以传承、发扬。
王志耕教授在发言中说,绘画流派由两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一者是画法的传承,一者是艺术精神的传承,这里的艺术精神又由艺术理念与生命感悟组成。汤立先生与尹沧海先生虽然在画法上有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在艺术精神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共有一种源自人生经历与生命体悟的艺术精神。跟随两位老师学习的学生,不仅应当进行画法的研习,更应当体察导师艺术中的精神性内容。
孙安民先生谈到,笔墨是中国书画的精神所在,以“写”为上,“描”为中,“涂”为下。正是以“写”为宗的笔墨精神,构成了中国书画艺术的不可重复性。汤立先生与尹沧海先生的作品展现了对于中国书画写意精神的秉承。作为后起之秀的学生们,他们的作品也表现了对于笔墨、写意的理解,祝愿他们能够更为深入地认识、研究中国书画艺术中的“写”,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参展青年艺术家蒯丰作为学生代表向莅临现场的嘉宾、同道表示感谢,并在答谢辞中说,“闹红”取自南宋词人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人称“闹红”为“意象悠闲,不类人境。”“思接千载”出自刘勰《文心雕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如果说,“闹红”代表汤立先生对于大写意绘画雄强的正大气象和“静、境、趣”三昧的追求;那么,“思接千载”则体现出尹沧海先生对于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内蕴的深刻把握,以及对中国绘画意象观的先验与超越。而这又是两位导师对于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自觉秉承与怀抱共识。中国书画素有“师资传授”的传统。在两位导师的引路下,学生们正逐渐对中国传统大写意绘画的情与理、理与法、意与境和境与趣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艺术家,我们拥有不同于以往的讯息和视野,我们也将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作出选择,如何保持一颗自由、纯粹的内心,如何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道路、真理和生命并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感谢老师们的悉心关怀与谆谆教诲,感谢南开大学的培养,也在此为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献礼。
汤立先生在致辞中说,我与尹沧海教授、我们的学生以及莅临现场的嘉宾都对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教育体制、市场经济、文化潮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写意画的发展遇到了阶段性的困境。我将有着“意象悠闲,不类人境”之意的“闹红”为画会之名,一方面是表达一种人生的感怀,另一方面就是将“意象”及其写意精神标识为大写意画的根基。大写意绘画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表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作为大写意绘画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我与尹沧海教授有着共同的信念,都认为“写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当代画家的责任担当,应当以“写意精神”来突显中国文化的本色。
尹沧海先生在致辞中谈到,我与汤立先生渊源已久,在少年时期就临摹过汤立先生父亲汤文选先生的画作。通过此前山东、天津两次联展,原本就神交已久的我们加深了相互了解,进一步交换、探讨了艺术认知。在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上,我与汤立先生怀抱共识。中国先哲有所谓“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想,宋代文豪辛弃疾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词句,这些都标识着中国文化既重感性直观,又重理性认识的审美特征,最终达到一种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的觉悟,共同构成了中国绘画讲求“诗画交融”、“书画一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当代大写意绘画的发展,就是在这些传统积淀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继而谋求创新。在统一的艺术理念进行艺术传承,是这次师生展的意旨所在。
本次展览的导师作品展现了对于中国艺术“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的理解与研究。汤立老师以厚重而富有金石味的笔墨,将其对于华夏文明根与魂的探寻,对于中国哲学辩证守恒思想的理解,融化在极具东方意蕴的绘画语言之中,展现出大写意绘画纵深开掘的力度;尹沧海老师以简淡而自在洒脱的笔墨,将禅宗画与文人画的韵致,儒、释、道的思想境界,以及西画的造型方式,兼容并蓄在自然秩序与艺术秩序之间,呈现出大写意绘画横向延展的广度。学生作品题材丰富,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兼有,或着力一科,旨于深入钻研,或诸科交叉,寻求内在互补,表现了对于对于“意象造型”法则的认知,以及对于“写意精神”的个性化传达。展览继承、发扬了中国书画“师资传授”的传统,将师生之间审美风格、艺术理念的星火相传,与古今之间文化精神、人文指归的代代相继互为融通。
本次京津两地的师生联展,是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向百年南开献礼的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之一。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展示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