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
中国书画作为门类艺术之一,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陈绶祥先生在他的《遮蔽的文明》一书中说:“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其根本特征之一是应当付诸感觉……但是每一种感觉必然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而只能以一定的特殊方式表达出来”。
当代中国画坛,一方面,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构成了创作上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作为广义的书与画,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作为纯艺术,一些书画家往往过多地强调其笔墨本身的调和及其体验过程,强调书与画与相邻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而缺少关键的文化判断,呈现出“妄自尊大”或“自我封闭”的状态,甚至患有了些许歇斯底里的疯狂症。如果说庄稼缺少了管理会长疯,那么一个书画家无尺度的“放松”与“自由”,也会使其背负精神上的沉重负荷,也是会疯的。
一个好的书画家应该是有理性的。创作上的所谓“忘形得意”,应该是指以己之性情与文化判断之暗合;是指书家或画家,对“客观存在”所产生的“感知”与“觉悟”的和谐。它体现了中国书画的特殊规律,而觉悟则属于文化判断的范畴。具体地说是勤勉与资质的结合。同时,仅从相近的门类艺术中去寻求论证中国书画的依据,也容易出现理论导向上的误区。脱离了“感知”的过程,“觉悟”便成了无源之水,只有“感知”而没有“觉悟”,艺术作品也难以达到较高的境界。
一个书画家所拥有的心灵尺度,只能在历史传统与现实生存的全方位开放的状态下,赋予自己以文化性,积以为虚灵,付之以辛劳,并把自己的胸臆、文化及感受融合而成一己之艺术语汇,以文化的底蕴和艺术的功力最终走向辉煌。
反省·复归·发展
作为门类艺术之一的中国书画,千百年来延革至今,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也自然与它发展的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中国书画又是中国文明的积淀,是在中国的古典哲学及美学中的儒、道、佛学的主要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观念的文化符号。孔子讲:“绘事后素”、“恶紫以夺朱”。老聃云:“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庄周云:“得意忘形”。体现在笔墨上,则古人讲恬淡安然与幽渺荒寒之境,讲气韵生动,而生动者何?明人曰:“生者,生生不穷,动者,动而不板,如是则气韵可自生也”。“而气韵又有笔气、墨气、气势、气度、气机”之别,而终皆归于用笔。笔行而墨随,笔墨之和谐是一帧中国书画佳作形成的基础,正如阴阳交汇间的相谐、相融、相应,乃是生命形成的催化剂。中国书画的造型、用笔、施墨和敷彩,都有着独特的、独立化与个性化的规范。又如书法艺术,在秦代,统一的政体产生了秦代小篆笔画的规范。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玄学的兴起,佛学的东渐,诗文的兴盛,一代画论及绘画宗师的出现,绘画风格由疏到精,反映在书法上,则表现为书法的多元化,从而打造了秦代书法的规范,使书法的审美作用回到字里行间。唐的统一与兴盛,亦同样伴随着书法上以字作为审美对象,以行作为审美研究,以人文符号作为题材的书法体系之建立,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突出了个性化,从而形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样板,这无不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书画的文化特征。
中国书画的发展,既不能靠一味的“作茧自缚”,也不能靠滥用现代科学的、生物学的、考古学的所谓新的概念来阐释。也不是庸俗的“花花公子”相与“脂粉媚态”,也不是靠不懂得什么是传统便说自己是反传统,硬是把东西方的某些绘画样板相与掺和,强命之为“当代中国画”的“艺术混混”。中西文化及艺术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其在艺术上的融合,有待于中西方观念融合的契机。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在传统的绘画观念与当代文化的撞击中进行反省,才能做出与当代观念同步的更深入的认识和探索。是对社会、对政治、对本民族文化的关心与自觉,是对“艺术人生”的深度理解,从而完成艺术中“我”的自觉与合乎时代的新观念。
(1996年11月《国画家》)
本文节选自《沧海一粟》第一辑 话画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