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协办,该展是继河南郑州、宁夏石嘴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展览后的第四站。
开幕现场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书画的结合,冠绝古今,令人如痴如狂。由诗入画互为映发,相互促进,诗画结合艺术古今有之。
本次展览是巡回展的收官之作,两年来,从河南郑州到宁夏石嘴山,由西藏拉萨到今天的炎黄艺术馆,因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受到大家的喜爱与追崇。该展还曾在2017年入选海外文化交流资源库,并在2018年在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展厅现场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著名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先生为本次展览题名。贾平西、刘曦林、张松、初中海、谢麟、高维洲、北海、王庆军、周石峰、刘俊京、林维、李晖、马志刚、唐建、何占福、尹沧海、王犇、何军委、徐福山、任清、费硕、周同祥、王赫赫、邢斯恬、陈茜、李亚、周扬波、王少桓、齐鲁29位艺术家近百件精品力作参加展出。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题材丰富,尽显唐人诗意。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贾平西致辞
开幕式上,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贾平西对此次展览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他指出唐诗入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从画中来,画从诗中生。
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致辞
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表示,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和绘画密不可分。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它是中华文化自体系内的跨界,跨出了绘画之界、诗歌之界,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因此我支持这样一个展出,也参加这样一个展览,同时希望这个展出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给观众带来愉快,带来唐诗的意境,带来中国文化的深入和乐趣,也提醒我们画家要继续研究好中华文化,研究诗歌、绘画、书法以及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更好的跨界、更大的跨越,走向新的高峰。”刘曦林说。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博导、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常务副院长尹沧海致辞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博导、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常务副院长尹沧海表示,唐代是中国文艺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诗与画的交叉尤为引人注目,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与画交织,二是唐代题画诗与绘画美学观念的成熟;三是从王维到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律与写意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从我们今天这个展览的作品中就可见一斑。两年来的展览也说明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唐诗与中国绘画之“诗画交融”这一历久而弥新的文化精神,在中华大地已深入民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花鸟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唐建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花鸟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唐建指出,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唐诗凝聚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艺术审美之结晶,是承续不断的文化基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一件完美的诗画合璧作品,就像一首优美的旋律,歌咏着无限美好的自然万物,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爱诗,也写诗,在绘画作品上题诗作画是我的艺术追求。诗画相合是高尚纯粹无功利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我认为"画为体诗为魂",它如艺术的完美双翼日久而弥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王赫赫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王赫赫表示,画唐诗诗意对于国画的创作更能体味中国画特有的诗意表达。诗画一律是中国画或者中国文化的一种境界,一种独特的艺术哲学。当下重提或强调它的作用,更是提升久已失落的中国写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本。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初中海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初中海表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中国画,既美在画家的笔情墨韵,又美在画家笔下那种心与天游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是者,洵称真正的中国画。
宁夏美术家协会主席何占福致辞
宁夏美术家协会主席何占福表示,《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去年7月在我院成功举行,广大艺术家通过诗书画艺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文化宁夏建设中的一次大型文化惠民活动,今天再次与各位同仁相聚在此,对画展的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选取了诗画作为表现形式,是选中了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诗画融合一体的形式又超越了诗、画形式本身成为审美的新内容。希望这样高质量的展览能够再次来到宁夏展出交流,必将对宁夏书画艺术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览现场
作为主办方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负责人闫春玉对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画友艺术一直致力于为文化艺术的殿堂添砖加瓦,这次展览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盛世,以唐诗之引,丹青之笔,继中华之精神,写时代之强音,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艺术家相互交流切磋,为艺术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除了过往三站唐诗展精选作品外,本次展览展示了一系列远赴展出地采风创作的具有人文气息、山水花鸟的全新艺术作品,回应唐诗历史,致敬唐诗精神,展现艺术的创新与表达,诠释新时代诗画融合的无限魅力。
观展现场
艺术家诗画感悟:
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松:《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具有学术性、文学性且很有创意的中国画艺术作品展!此次展览集中华文化两大国粹精髓融为一体!相应生辉!可喜可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典范的中国绘画和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历代画家诗人不断追求自己的艺术作品完美意境之标杆!尤其是在当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出这个主题展览更加彰显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八届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九届名誉主席谢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又是一个画的国度,诗歌和绘画代表着中国艺术的两种重要形式。诗歌讲究“意境”,绘画也同样重视“画意”,追求诗一样的意境美。展览以《意境》为主题,与古人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从而使观者有更深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维洲:“画中有诗”即是画有诗的意境,呈现诗的韵味和节奏,给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对于中国画来说,写意便是抒情,便是诗意。有意境有内涵有笔墨美的味道,是国画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中国画之所以长久不衰,不单单在于笔墨技法和神韵,更重要在于要表达的思想境界和内涵。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海:游于艺:南朝王微有一段心纵天游的生动写照:“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种浪漫活泼的生命境界,是山水诗性、超越精神的旨归。对我而言,这是代入的一种情致,目之所游而情脉不断的一种生发。凭借自然万象变化,用画笔来表达造化中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营造出一种恍兮惚兮不可言状的情致,这种诗性精神是我绘画中一直在探究和执守的。
第八届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庆军:“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用短短的十个字就确定了诗画的关系,无论是诗还是画,它们的审美追求都是让欣赏者从中感受到美,而这种美不是人工刻画出来的,是一种万物本来的美。可以说,诗是画的延续,画是诗的依托。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原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石峰:自唐代诗佛王维开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语)的艺术形式以来,便成为中国文人画诗画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容,千年以来山水诗画承载了中国文人画家的生命精神,这次的王维诗意画展其意义正在于让当代山水画家重新体验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妙意境和文人画的诗意内涵。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俊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人文传递精华,最为鼎盛的是唐诗,传播甚广,家喻户晓!每个人都能背上几首,其意境深远广受大家喜爱,历代文人以不同方式传承!今天北京画友艺术中心主办的意境唐诗书画巡回展有着特殊意义,以笔墨传承唐诗则更容易传承下去,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越来越久远!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林维:意境是一种审美体验,它寻求含蓄而内敛的表现方式,将想要表达的内含与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相结合。诗画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环境中富有诗意和画意的景象,蕴含的情趣和境界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画家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时常以诗意入画,以丰富诗情的画意;或根据画的内涵而题诗,以表达画意的诗情。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意”的中国画创作境界。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李晖:唐诗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与古人相唱和,与天地相往还,将诗心注入当下的艺术创造,走向历史深处寻找与诗人沟通的契机,在绿水青山之间出入行止、追思古人、感悟当代,着力挖掘诗画艺术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马志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诗词与中国画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表达。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理念中,重作者内心感受,重作品意境营造是各种艺术门类追求的共性。中国画在宋元之后进入了一个文人画发展的繁荣期,画家们更加注重在作品中诗意的表达,或直接用诗词作为题跋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诗词与中国画相辅相成,表达着画家内心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这种表现方式,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特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大花园中一棵璀璨的奇葩,相信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画也必将会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生长在古诗词胜地长安的我,诗词的浸润可以说与生俱来的伴随着自己的创作之路,无论是终南望余雪,还是积雨辋川庄作,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为长安画坛的画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诗意灵感,所绘情景生动真切。我追求所状山水、人物之中既饱含繁华盛世的气魄,又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既有着山水相依的明朗,又有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当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也离不开诗意加持,无论是《西北萌芽一九二五》还是《巍巍秦岭》,画面中亦透出“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志节高迈和豪情壮志。
国家艺术基金之所以资助本次唐诗主题美术创作交流活动,就是看中诗意是中国画创作永恒的内生动力,更是画家的内心表达和对所状物象的思考,更是在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术的意境取决于诗意,要提升中国画创作从能品到神品,诗书画就须结伴同行,缺一不可。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理事何军委: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诗情画意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诗一样的意境之美。意境美是中国画的灵魂。画家取材古诗作诗意画,力求形神兼备,诗歌的诗情、诗境转化为绘画的构思立意,将诗意美转化为绘画美,寄托画家的情怀,深化绘画的意境。
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院长、文学艺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福山: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葩它包罗万象,涵盖人的生产生活,理想信念,哲学思想,是中国人心灵的栖居地,寄托精神情感的载体。“画者文之极也”“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这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无疑是让我们回归历史传统之正脉,守正创新,借唐诗之意境,赞悟天地之化育,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启时代之新风。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诗歌和绘画关系的一种形象描述,强调了诗与画在表达上的相通之处。诗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而画则以图像为媒介,直观地呈现出艺术家的所见所感。二者相辅相成,使观者能在诗与画中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与意境。
北京人民书画院副院长费硕:唐诗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苏东坡称赞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说法不仅说明了王维诗画创作的特点,也开创了诗歌与绘画创作的新领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诗与绘画密切相关,在艺术上相通互补。二者在文化传承,历史发展和审美方面也是紧密相连。唐诗与绘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相似之处。抒情,写意表现艺术家的感受和心情。对于欣赏者来说,唐诗和绘画的审美过程也是类似的,欣赏者需要沉浸在艺术的细节和情感中,感受到艺术家的艺术情怀。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唐诗在当下的时代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新的理解,新的审美,更会产生具有时代意义的唐诗绘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同祥: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诗画相融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的同时,能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与思考。画家借书法艺术为载体,把诗直接题在画面上,诗不仅成为绘画构图的一部分,而且成为绘画意境的重要部分,诗画融合一体创造和谐统一的意境。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邢斯恬:唐诗是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是一座巍峨的艺术高峰。王维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充分展现了形与意的完美艺术融合。故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有幸参加《意境》唐诗主题画展,是一次对自己认知、学识和创作能力的检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茜:唐诗讲究意境,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意境。唐诗和中国画融为一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作诗追求画意、作画追求诗意成为诗画家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亚:唐诗是中国特有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尤其唐代达到高峰。那么根据唐诗来创作,就要对唐诗深入的理解,然后再通过画家的画笔,把唐诗的意境给体现出来。所以说它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理解,尤其对唐诗的理解,同题材的画因题诗不同而境界迥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扬波:诗与画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完美的艺术形式,既有内在的契合性,也能补充彼此表达的不足。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抒发情感记录生活,反映现实。但是光凭想象很难对诗中描述的情景有直观的感受。而绘画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让一切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景物。所谓“山随画活,云为诗留”。因此我在创作的时候非常注重诗境的表达,这种沉浸式的创作会让作品更加生动意境深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少桓:此次意境唐诗主题画展诠释的唐诗三百首中凝聚的中国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国家艺术基金,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同时此次展览展示出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以及意境唐诗的高度艺术理解。此次展览一定会带给大家领略到可赏、可品、可读的唐诗意境的艺术作品。
青年画家齐鲁:本次唐诗主题书画创作展,是唐诗意象的延伸,是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的表达探究,是对诗歌与绘画共同规律—意境的研习与追求。意境,是艺术中一种相得益彰的境界,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幻化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在意境的创作上,只有景而无情,不过是自然实境的照搬,不能让观者有畅神的美感享受;只有情而无景,则情无所寄托,不能让观者睹画如身临其境。
写意花鸟画讲究写意与韵味,不在形似,而重气韵。在简约中看重意境的营造,在平和中追求韵味的传神。流动的线条,淋漓的水墨,把诗歌的精髓带入到绘画创作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勾画意境。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